七叶笔记 » 电子书 » 数字文明:物理学和计算机.pdf

数字文明:物理学和计算机.pdf

  郝柏林,1934年6月生于北京市。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国立哈尔科夫大学物理数学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副所长。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物理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嘉庚国际学会常务董事。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主要从事理论物理、计算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的研究。涉及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模型、相变和临界现象、临界动力学、闭路格林函数方法、动力电网计算、天线计算、地震活动性统计分析、群论知识工程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DNA序列分析等领域。1997年夏,在把英文专著《实用符号动力学与混沌》书稿送出之后,郝柏林着重转向理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早在1985年,他就着手补充生物学知识。之后,又访问国际生物学数据库并下载软件。1995年与生物学部邹承鲁院士,共同组织香山会议,并主编出版《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一书。1999年郝柏林在一份《院士建议》中提出,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生物医学信息中心,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二年,他与合作者共同撰写《生物信息学手册》。之后又在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系统讲课,批量培养年青一代生物信息学人才。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1种。“套磁介质天线的研究”,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三维晶格统计模型的封闭近似解”,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漫谈物理学和计算机》一书,获1990年中国物理学会第一届优秀科普书刊编著奖;“实用符号动力学的研究”,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用符号动力学》一书,获199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第7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统一描述平衡和非平衡系统的格林函数理论研究”,获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相关论文获美国ISI颁发的1981-1998年度“经典引文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相关图书  极少数“聪明人”研制出五花入门的“自动”、“遥控”、“智能”设备,供大多数普通人在劳动中使用,在休息时“享受”。亿万“傻瓜”们正在不自不觉、舒舒服服地成为计算机的奴仆。从结绳记事到卡片计算机,可以不消耗能量进行计算吗?一问便知是天才的冯·诺伊曼,巨机不巨,微机不微……电子计算机是人类学会用火以来最伟大的发明。步行和乘坐空中客车,速度提高不超过200倍。从1945到2005年60年中,电子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1000亿倍。1958年一只半导体三极管的价值,在2000年可以购买一枚含1亿只管子的功能强大的芯片。性能价格比的大幅度提高并不来自生产厂家的经济核算,而是源于物理学家从自然规律中发掘出的可能性和工程师们把科学可能性变成技术现实性的努力。正是物理学的发展把人类推入了数字文明的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数字文明时代。计算机原来应物理学的需求而出现,也由物理学准备了它诞生的物质条件。在20世纪,物理学首先成为立足于实验、理论和计算三大支柱之上的成熟的科学。在21世纪,包括生命科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正在沿相似的道路前进。电子计算机正在全面进入生产技术、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彻底改变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本书从数字文明的高度回顾了物理学与计算机相辅相成的历史,讨论了计算机和计算中的物理,分析了计算机发展所面临的物理限制和物理学为未来计算技术所提供的可能前景。本书内容丰富、取材多面新颖,可帮助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物理和计算机专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开阔眼界、了解全局,为进一步深入钻研准备背景知识。
数字文明:物理学和计算机pdf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AlwaysBeCoding ] 输入"121" 获取提取码
如果取消关注本公众号,即使再次关注,也将无法提供本服务!

相关文章